「刻意練習」(deliberate practice)是一種有意識和專注的訓練方法,旨在幫助人們提升特定技能和能力。這種方法最早由心理學家安德斯·埃里克森(Anders Ericsson)提出。
以下是刻意練習的一些關鍵要素:
明確的目標:確定你希望改進的具體技能或方面,而不是籠統的練習。
持續的反饋:尋求專家的指導和反饋,了解自己的不足和進步。
專注的訓練:專注於高強度的練習,避免隨意或分心。
克服挑戰:不斷挑戰自己的極限,並且在困難的部分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透過刻意練習,你能夠更有效地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不只是僅僅投入時間。這是一種以質量而非數量取勝的方法。
什麼是「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不是單純的「努力做某件事」,而是「有策略、有目標地針對自己最弱的地方改進」。💡✨
刻意練習的 3 大特點:
1️⃣ 設定明確目標::不要只說「我要變厲害」,而是具體化目標,例如:「我要在 3 個月內提升口語表達,能在大家面前完成 5 分鐘的英文簡報。」🎯
2️⃣ 即時回饋:重複練習不夠,關鍵是「知道錯在哪裡,並且修正」。例如學英文時,與母語人士對話,請對方指出你的發音或用詞錯誤,而不是只靠自己默默看書。📚➡️🗣️
3️⃣ 挑戰舒適圈:不要只做自己熟悉的事,而是專挑「最難、最不擅長」的部分練習。像學吉他時,不要只彈熟悉的歌曲,而是挑戰更複雜的技巧,才能真正進步!🎸💪🌟
為什麼刻意練習真的有效?
許多人學語言多年仍無法流暢溝通,因為只是反覆記單字、讀文法,卻不敢開口。
而真正進步的人,會找母語人士聊天,請對方糾正發音,這就是「刻意練習」的力量!📌
如何開始刻意練習?3 個簡單步驟:
1️⃣設定具體目標:
錯誤方式:「我要學好英文。」
正確方式:「我要每天用 10 個新單字造句,並請老師修改。」✅
2️⃣找人或工具給你回饋:
錯誤方式:自己寫文章但不檢查錯誤。
正確方式:請老師、AI 或學伴批改文章,明確知道錯在哪裡並改進。📖✍️
3️⃣專攻最難的地方:
錯誤方式:只做自己會的題目。
正確方式:每天挑 3 道自己最不會的題目,針對性破解。🎯---💡
結論:時間 + 方法 = 進步
想成為專家,靠的不是「累積時間」,而是「刻意練習」。
與其每天重複做同樣的事,不如花時間找出自己最弱的地方,針對性改進,進步速度會超乎想像!🚀👉
你覺得呢?
有沒有哪個領域是你一直努力但感覺沒進步的?
試試「刻意練習」,或許成長比你想像中還快!💪
![刻意練習0209Blog.jpeg 刻意練習0209Blog.jpeg](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tingchihwen/1739126748-142229082-g_n.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