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志文老師|AI行銷顧問×企業講師

7月2日,志文參加了一場「永續公益旅遊」。不只是一趟走訪北海岸五大景點的觀光行程,更是一趟將「公益理念」、「在地文化」與「ESG永續實踐」融合的心靈之旅。

從藝術出發,途經山海之境,走入社區與自然之間,也在實地行動中,重新思考「永續」與「旅遊」之間的連結。以下是我的旅程紀錄與感動分享。

 

金瓜石 × 奈良美智展覽:走入朦朧潮濕的一天

行程的第一站,是在金瓜石舉辦的《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旅行》奈良美智特展。這場展覽位於台電金水基地,將藝術與環境、記憶與土地緊密連結。站在那幅為台灣所畫的主題作品《朦朧潮濕的一天》前,我彷彿也成了畫中人,感受到奈良筆下那份台灣特有的溫柔與山霧包圍的靜謐。
 
 
觀察:
  • 展區推行線上預約入場,減少排碳與擁擠。
  • 運用原有空間翻修再利用,實踐建築再生。
 

正濱漁港彩色屋:與社區共創的城市風景

接著我們來到基隆最美漁港-正濱漁港。被譽為「台版威尼斯」,屋舍一棟棟繽紛彩色,映照在水面上,美得像幅畫。
 
感動的是,它背後是一個社區參與、青年返鄉、藝術介入的永續典範。原本平凡的漁港透過共創工作室的改造與策展,變成了觀光打卡熱點,也變成了地方創新的活教材。
 
觀察:
  • 藝術進駐不只是美化,而是與居民共創生活美學。
  • SDGs 中的「永續城市與社區」在這裡具體實踐。
 

野柳地質公園:敬畏自然的教室

來到野柳,見到女王頭依然挺立於海風之中,這座天然雕塑是台灣地質奇景的代表。這裡不只是熱門打卡地,更是地球自然力量的展現。
 
志文注意到這裡已經落實永續旅遊管理:有明確的人流動線設計、教育性導覽牌、以及GTS綠色旅遊標章,讓遊客在欣賞景觀的同時,也能學會保護自然。
 
觀察:
  • 成為環境教育場所認證的景點。
  • 將ESG三面向融合:環境保育(E)、社會教育(S)、經濟活化(G)。
 

龜吼漁港:蟹香背後的在地韌性

萬里區的龜吼漁港,是一個令人驚豔的「小而美」漁村。這裡因萬里蟹聞名,讓地方經濟活絡。從早市到漁夫市集,遊客絡繹不絕。
 
志文個人關注的是,它的運作方式是由地方漁會經營,整合漁民、餐飲、旅遊,打造屬於在地的永續模式。還有許多年輕人返鄉,結合網路行銷與海鮮品牌,讓傳統產業煥發新生機。
 
觀察:
  • 支持在地漁產,減少食材碳足跡。
  • 每年創造數千萬經濟產值,實踐社區經濟永續。
 

朱銘美術館:山林中的藝術永續實驗場

來到朱銘美術館。這座位於金山的戶外美術館,結合自然山林與雕塑作品,走在其中像是置身於一場美學與靜心的洗禮。
 
特別欣賞它推動的「M.E.E.T.」理念:Museum(美術館)、Eco-friendly(友善環境)、Education(教育)與Together(社區共好)。無論是太極系列雕塑或藝術課程,都是將藝術轉化為社會影響力的最好證明。
 
觀察:
  • 保持70%以上為戶外展區,減少建築耗能。
  • 結合自然步道,實踐人與環境的和諧共處。
 
在旅途中,認同並實踐永續公益宣言
本次活動的核心,讓志文思考身為講師顧問的社會責任。我們不只是在分享知識,更是在影響價值觀,傳遞公益的種子。
 
 

旅遊,是最溫柔的永續實踐

這趟旅程,志文不只是遊客,更像是行動支持者。從山城藝術到濱海社區、從地景保育到美學教育,每一站都用自己的方式演繹永續。
志文相信,未來的旅遊不只是放鬆消費,而是一種「有意識的參與」,去支持、去學習、去留下價值。
雙腳眼睛,去觸碰這片土地的美好與希望。
 
文章標籤

志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正的強者,是堅持做對的事

「真正的自由,是對人生的選擇負責,而非僥倖擁有。」
--- 阿德勒《The Science of Living》---

當今社會對於「強者」的想像,常與天賦異稟、幸運背景或一夕成功畫上等號。但阿德勒的觀點卻提醒我們,真正的強者,不在於外在擁有多少資源,而在於:在沒有人看好、甚至不被支持的情況下,仍能選擇做對的事,並持續堅持下去。

 

選擇,是一種日常行動

阿德勒心理學中,最核心的概念之一是「生活風格(Lifestyle)」。他認為每個人會根據童年經驗與早期信念,發展出一種獨特的思考與行為方式,這就是我們的生活風格。而日常中無聲的選擇,正是這種風格的具體展現。

想想看,一個人每天選擇:

  • 閱讀小時,與知識對話;
  • 運動三十分鐘,照顧自己的身體;
  • 規律睡眠七小時,尊重生理節奏;
  • 儲蓄一筆錢,為未來預備;

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選擇,卻是一個人真正強大的開始。因為這不是為了討好他人、也不是因為外在壓力,而是源自於對「自我負責」的內在選擇。

 

是行動的力量

在《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中,作者以對話方式詮釋了阿德勒心理學的實用精神。其中一段非常打動人心:「自由不是為所欲為,而是即使被討厭也能選擇做自己相信的事。」

這讓我們思考:「在面對冷漠、嘲諷,甚至被討厭的情境中,我們能否仍選擇淡然地堅持正確的事?」

真正的強者,不是在人前掌聲時才努力,而是在最孤單、最不被理解的時刻,依然不放棄自己對未來的承諾。那些默默堅持下來的日常選擇,終將成為人格力量的基石。

 

守住選擇的權利

2006 年上映的電影《當幸福來敲門》裡,威爾史密斯飾演的克里斯,一位落魄的業務員,在經濟困頓、家庭破裂與無家可歸的逆境中,仍每天穿著西裝奔波於業務與面試之間。即使身無分文,他依然選擇努力,為的是有朝一日能帶兒子過上更好的生活。

電影中那句經典名言:「你有夢想,就要去守護它。」不正是阿德勒觀點的真實體現嗎?

如果說命運是一場考驗,那麼能否守住「選擇權」,就是衡量一個人內在自由程度的關鍵指標。

 

累,是堅持的證明,不是放棄的理由

很多人在追求自我提升的路上,會在「感到累」的時候選擇放棄。但阿德勒會說:「學會,享受累的時候;理解,逆境才是你的舞台。」

當我們能理解「行動無法立即完美,但堅持可以帶來進步」,就會更願意接受那些不被看見的努力。正如健身需要漸進,閱讀需要累積,財務自由需要紀律——人生的進化從來不是劇烈變化,而是微小選擇的長期累積。

 

為未來累積自由

阿德勒提醒我們,行為背後一定有目的。而真正成熟的人生,就是不為眼前掌聲而行動,而是為了能在關鍵時刻保有選擇的權利與尊嚴。

這樣的選擇是什麼?

  • 是在迷惘中仍願意閱讀、學習,保持思考;
  • 是在忙碌中仍抽空運動,維持健康;
  • 是在慾望誘惑中仍選擇儲蓄,累積底氣;
  • 是在被批評時仍堅持原則,維護信念。

這些選擇沒有掌聲,也可能遭到誤解,但它們正是你「成為誰」的真實路徑。

 

未來能抵達的高度

阿德勒心理學不談命運,只談責任與選擇。

因為我們無法決定來自哪裡,但我們能決定要成為誰。

「守護夢想的方法,不是等待奇蹟,而是每日一次的選擇。」
這句話,也許就是我們面對這個不確定時代最穩定的提醒。

今天的選擇,就是明天的生活樣貌。
而你願意為什麼,堅持到最後呢?

 

1溫柔的保護.jpg

文章標籤

志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志文坐在桃園樂天桃猿主場的觀眾席,身邊是一群熱情的球迷,手裡揮著氣勢滿滿的加油棒,耳邊是整齊劃一的啦啦隊口號,我不禁感受到——這不只是場棒球比賽,更是一場熱血盛會。

這次來看例行賽,是久違的棒球場體驗。彷彿城市因棒球而熱鬧起來。這樣的運動經濟效應,不容小覷。不只是球票收入,周邊商品、餐飲、交通都因一場比賽而帶動,也讓我重新思考了職業運動在地方發展中的角色。

到主場,不能不提啦啦隊與觀眾的應援文化。樂天的應援風格活潑熱情,加油歌曲搭配舞蹈整齊劃一,觀眾也都非常投入。即便我也跟著節奏揮舞雙手,喊出「加油猿隊!」這種共鳴感,讓人暫時忘記生活的壓力,只想享受當下的快樂。這也是棒球帶來的文化意義。讓不同世代、背景的人,能在球場中找到共鳴。

在棒球場裡重新感受到年輕時對運動的熱情,也感受到這個社會仍有許多正向的力量球員的努力不懈,觀眾的熱情支持,還有企業對運動的投入,這些構築起了台灣棒球的希望。

球場中找到共鳴

 

文章標籤

志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場桃園「源鮮智慧農場」的參訪行程。刷新了我對「農業」的想像。

一走進農場,就被那14層樓高的垂直農場牆震撼到。

整排整排的蔬菜在LED燈光下整齊排列,像極了科幻電影中的未來場景。

導覽人員介紹說,這是他們自家的「iFarm 智慧農法」,透過 AI 控溫控濕、水耕栽培、不用農藥、不使用土壤,還能節水又減碳。這些蔬菜幾乎不受天氣影響,全年穩定供應,不但環保,也確保食安。

 

有趣的是,農場裡還有一間結合蔬食與健康理念的私廚餐廳

我們當天就吃到了現採的蔬菜沙拉,食材超新鮮,口感也很不錯。導覽員還特別提到,他們的蔬菜在生長過程中會播放古典音樂,據說能讓葉子更厚實,聽起來雖然神奇,但也讓我開始重新思考「吃進嘴裡的食物」背後有多少用心。

 

參訪過程強調 ESG(環境、社會、治理)永續理念。

這次實際看到一間企業如何在管理、技術、教育推廣等方面把這套理念落實到每個細節,才真正有感。

像是他們的水資源幾乎零浪費、支持在地就業、甚至推動教育活動,這些都讓我覺得這不只是種菜而已,而是把農場變成了教育場域與企業社會責任的實踐基地。

深感佩服。農業可以這麼酷、這麼聰明,而且還兼顧環境和社會責任。

 

如果你對環保、永續、或者是對科技農業感興趣,真的推薦你親自走一趟源鮮智慧農場。它不只是農場,更像是一個實驗生活方式的體驗場。

 

相關連結 :

官方網站:https://www.yeshealth.com.tw

關於我們:https://www.yeshealth.com.tw/abouts

公司簡介:https://www.yeshealth.com.tw/contents/公司簡介

線上預約導覽:https://booking.menushop.tw/yeshealth

如需進一步了解導覽預約、產品購買或合作洽談,歡迎透過上述連結聯繫源鮮智慧農場

 

源鮮智慧農場的ESG實踐之旅

 

源鮮智慧農場的ESG實踐之旅

 

 

文章標籤

志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參訪初印象】課程不只是知識,更是「產品」

從講師的角度來看,「課程製作」不再只是知識的傳遞,而是一場從產品開發 → 設計 → 包裝 → 體驗的完整流程。這次踏進 TibaMe 汐止總部,我真正感受到「內容=產品」的觀念已成企業級操作模式,具備流程化、工業化、團隊化的高規格運作。
 

二、【課程製作流程觀察】職能導向 × 實戰設計 × 協作編製
由教學設計師(ID)依照產業趨勢與企業職能模型設計課程架構。搭配生成式 AI 工具(如 ChatGPT)設計草案,結合模組化內容,進行教材視覺設計與專案化剪輯流程,打造工業化教學供應鏈。
 

三、【數位攝影棚現場體驗】從講台到演播室的轉變
高規格的拍攝環境與導播系統,包括4K多機位、自動燈光、提詞器與導播室整合。讓講師體驗節目級拍攝流程,並提升影音教學品質與視覺節奏的設計感。
 

四、【生成式AI實作展示】教育內容的加速器與共創器
從腳本、視覺、語音到影片剪輯,生成式AI大幅提高課程製作效率與創意。像是 ChatGPT、Midjourney、Runway、ElevenLabs 等工具,讓教學創作更具延展性與平民化。
 

五、【專業觀察 × 實務啟發】

  • 課程製作可以產業化。
  • 講師需要進化為內容創作者。
  • AI 為教學者帶來平民化製作可能。
     

六、【融合教學 × 技術 × 創新】,才是新世代內容培訓者的價值
這次參訪讓我深切感受到:教學者的競爭力,在於內容轉化力、科技應用力與市場理解力的融合。未來我將持續落地這些實務,協助更多中小企業主與講師跨入 AI 教育世代。

數位內容的AI化轉型

 
 
文章標籤

志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anva課程講義 Q&A Ver1.0

1. 什麼是 Canva?

•Canva 是一款線上平面設計軟體。它是一個創作平台,可以用於設計社群圖文、海報、文件等多種視覺內容。 •Canva 提供大量的設計模板、豐富的素材,像是圖片、文字樣式、影片及音訊等,方便用戶創作使用。Canva 擁有豐富的圖示與插圖庫可以選擇,並提供了超過 7000 萬種的模板套組及素材,並整合了 Pixabay、Pexels 的一億張以上圖片 供使用。

•即使沒有設計背景的人也可以輕鬆快速地設計出精美的圖片作品。創辦者的初衷是希望讓所有人都可以開始設計。

•Canva 提供了繁體中文介面,且介面容易上手。Canva 提供了約 100 種語言介面。

•Canva 提供各種預設尺寸,如社群媒體貼文、A4 文件等,也可選擇自訂尺寸並開始設計。

•Canva 是一個雲端儲存平台,可在不同裝置同步設計檔案。

•Canva Pro 版本 解鎖更多付費素材、龐大的雲端儲存空間,還有進階的功能可以使用,提升創作者的生產力。如果您追求無限存取優質內容,也能考慮入手 Pro 方案。兩人以上的團隊可以選擇 Canva 團體版,共同使用平台內所有資源,在分工上更加協調,且能保持品牌的一致性形象。

•Canva 被稱為強大的圖文內容神器,幾乎全方位解決了內容行銷的各種問題。

 

2. Canva 入門

•註冊與登入:可透過網頁瀏覽器或下載電腦軟體或手機 App 進行註冊。註冊方式多元,可選擇 Google、Facebook 或電子郵件。您可以點擊這裡開始註冊(Pro 版免費試用 30 天)。

•介面總覽:

首頁: 您可以點擊首頁左上方的「價格」查看所有方案。單人用戶建議點選 Canva Pro 的方案購買,並點選「開始免費試用 Pro」,可以有 30 天的試用期。

設計介面:建立簡報後,會自動開啟簡報的編輯畫面,畫面左側是共用的設計元素,右側則是簡報的設計畫面。其他格式的設計專案介面都和簡報專案大同小異,差別只在於可使用的範本和長寬尺寸不同。

•專案管理: Canva Pro 提供無限資料夾整理存放作品。

•建立第一個設計: 從首頁點擊「建立設計」,選擇需要的設計類型 (例如:簡報、社群媒體貼文)。

 

3. Canva 基本操作

•使用範本:

◦在左側選單選擇「設計」>「範本」,即可瀏覽大量範本。

◦輸入關鍵字 搜尋特定類型的範本。

◦可透過篩選器按顏色或語系篩選範本。

◦範本主要分成三種類型,使用不同的圖示區隔,教育版使用「學士帽」圖示,Pro 版使用「皇冠」圖示,免費版則沒有圖示。

◦點擊範本可預覽分頁和資訊。點擊具有分頁的範本,能進一步查看這個範本的資訊、配色以及範本中各個分頁的設計,或挑選和這個範本類似的其他範本。

◦點擊「套用全部頁面」或點擊特定的範本頁面,就會將目前的頁面替換成所選擇的範本頁面。注意,由於範本是「直接替換」,原本的內容都會消失,所以建議使用空白頁面進行套用。

 

•添加元素:

◦在左側選單選擇「元素」,包含圖形、貼圖、照片、影片、音訊、圖表、框架等。「框架」也可以當作文字樣式使用。

◦使用關鍵字搜尋想要的元素。

◦Canva 裡面的圖片多為已授權的素材。

 

•文字編輯:

◦在左側選單選擇「文字」,新增標題、副標題或少量內容。「文字設計是我們在 Canva 教學中一個重要環節」。

◦可選擇字體、調整大小、顏色、對齊、設定清單等。

◦利用「文字效果」增加陰影或外框等。「文字描邊」很實用也是您自己很喜歡也蠻常用到的製圖效果,透過文字描邊可以讓整個設計更有層次、更突出。

 

•上傳檔案:

◦在左側選單選擇「上傳」,可上傳圖片、影片、音訊和 PDF 檔案。Canva 的圖片上傳方式相當簡單,就是把要上傳的圖片,拖曳至編輯的版面上即可。

 

•頁面管理:

◦在畫布下方可新增、複製、移動和刪除頁面。Canva 有一個功能是可以把某一頁版面的物件,複製到另一個分頁上。

 

•背景設定:

◦點選畫布,在左上方選擇「背景」,可選擇顏色或圖片作為背景。

 

•儲存與下載:

◦點擊右上角「分享」>「下載」,選擇檔案格式 (PNG、JPG、PDF、MP4 等) 進行下載。「PDF 檔案格式下載」有一個好處是,可以透過網路去傳送檔案,如果單純紙本的形式,需要額外做出一個電子檔,而 PDF 檔案不論網路傳送,還是影印出紙本,都可以做到。

◦Pro 版 可選擇 PNG 下載透明背景,並可選擇 CMYK 色彩空間 用於印刷。有在寫部落格或網站的,Pro 版能直接壓縮圖片檔案大小,縮圖後再下載。

 

4. Canva 進階技巧

•選擇重疊的圖層: 可以按住 command(Mac 系統)/ctrl(Window 系統),滑鼠左鍵點選圖片,一直點選到想選取的圖層,將該圖拖曳出來即可。

•調整版面尺寸: 選擇左上的「選擇尺寸」,裡面支援許多種類的尺寸,也可以選取「自訂尺寸」,自由調整版面大小。

•複製元素: 有三種方法:使用快捷鍵 Ctrl+C / Ctrl+V (Windows) 或 Cmd+C / Cmd+V (Mac);點選元素後按右上角的「複製」圖示;按 option+滑鼠拖曳(Mac 系統)或 alt+滑鼠拖曳(Window 系統)。

•群組元素: 選取多個元素後,點擊右上角的「群組」或使用快捷鍵 Ctrl+G / Cmd+G。

•裁切圖像: 點擊圖片並選擇裁切,之後開始拖曳邊框線,選取要裁切的位置,最後按下完成。

•背景移除 (Canva Pro): 選擇圖片後,點擊「編輯照片」>「背景移除工具」。這個功能必須升級至 Canva Pro 才能夠使用。「Canva 的去背方式很簡單」。

•圖片美化: 選擇「編輯影像」,往下滑會看到「調整」的欄位,裡面有亮度、對比、飽和度等功能,可以進行局部調整。也能選取下方的「特效」進行美化。

•文字效果: 先點擊想要加上陰影的文字,在風格這個欄位選取「陰影」這個特效,可以調整偏移、方向、模糊化等功能。「文字 >> 新增標題 >> 效果 >> 出竅 >> 偏移值拉到0 >> 顏色調整文字顏色;粗細調整邊框粗細;從圖示A調整邊框顏色」即可做出文字白邊效果。

•漸變效果: 在左側的功能欄位中的「元素」,在搜尋欄位輸入「漸變」,就會出現許多漸變素材,再將想要的漸變效果拖曳出來套用。

•使用框架: 在 Canva 畫布中點選 元素 ,並且往下滑找到 邊框 ,這裡就能找到非常多透明的相框框架,你可以用來放照片或影片。

•品牌工具組 (Canva Pro): 可以上傳公司 LOGO,直接置放於品牌工具組方便取用。新增喜歡的字型及顏色組合。步驟的一開始,在首頁點選左側的「品牌」,進行品牌顏色編輯。

•顏色吸取器: 點選要換色的文字,然後開啟「文字顏色」,點選「+」方塊,裡面會有「吸取工具」,使用工具去吸取想要的色塊。

•複製樣式: 先點擊文字樣式,然後點 icon,裡面會有一個「複製樣式」的功能(油漆刷圖案),選擇這個工具,然後點選想更換的文字。

•動畫效果: 點擊版面上的元素,工具列會出現「新增動畫」按鈕,點擊後即可選擇喜歡的動畫效果。

•影片編輯: 可以上傳自己的影片來編輯,而且影片編輯的操作相當簡單。點選要編輯的影片,然後點選「編輯時長」,拖曳影片的前後端,調整到自己要的時間點。點選片段之間的「+」新增轉場。「Canva 附贈 影片及影片模板,影片不止可以 去背 fx,還有多項細節功能可以 調整」。

•PDF 編輯: 這是 Canva 近期新增的功能,可以上傳 PDF 檔案並將其轉為 Canva 可以編輯的形式。在首頁點擊 Create a design ,你會看到右下角可以上傳 PDF 檔案,接著你就可以直接使用 Canva 編輯文件啦。

 

•AI 進階功能:

◦Magic Design 魔術設計: 只要上傳一張圖片,並選擇風格和文字標題,魔術設計就會自動生成一系列主題模板。注意事項:魔術設計目前僅提供英文介面。部分模板需要升級至 Pro 會員才可進一步編輯和存取。

◦魔術簡報: 只需輸入文字描述,魔術簡報就會自動生成完整的簡報版面,包括文字、圖片、圖表等。注意事項:魔術設計目前僅提供英文介面。部分模板需要升級至 Pro 會員才可進一步編輯和存取。

◦自動翻譯功能: Canva 提供了自動翻譯功能,可以將英文文案翻譯成繁體中文。開啟需要翻譯的檔案,選擇右下方「Canva 助理」圖示,在搜尋欄位中輸入並點選「Translate」翻譯工具,選擇翻譯語言和頁面即可。「系統會保留原有的英文簡報,並在該頁英文簡報後穿插著翻譯完成的中文簡報內容,可自行編輯成更通順字詞或語句」。

◦同步節拍: 可以幫助您輕鬆地將音樂和影片節奏同步。將音樂拖入影片下方後,點擊上方的「Beat Sync/同步節拍」功能,開啟「Sync Now/立即同步」功能即可。

◦夢想實驗室 (Dream Studio): 在 Canva 首頁上面左邊可以找到這個功能,能夠讓你用簡短的文字描述影像,讓 Canva 的 AI 生成相對應的影象。

 

•生成頁碼: 選擇文字選項,找到動態文字中的頁數,選擇頁數格式和顯示頁碼的位置,並可套用屬性至所有頁面。

•分享特定頁面連結: 選擇該頁面右上角的三個點標誌,然後選擇「將連結複製至此頁面」。

•嵌入頁面至不同文件: 在另一個分享中選擇「嵌入」,即可選擇要嵌入的設計和頁面。

•離線展示簡報: 選擇簡報右上角的三個點標誌,然後選這個啟用離線簡報。

•展示並且錄製: 選擇展示簡報,然後選這個展示並且錄製,設定相機和麥克風後即可開始錄製,打造畫中畫效果。

•建立 Linktree 頁面: 用 Canva 做個人檔案多連結 Linktree 及應用。免費版崁入後,下面會顯示 Canva 字樣,無法取消。

•製作網站: 用 Canva 做網頁建議事項。

•使用 Google 表單和 YouTube 影片: 可在元素中搜尋 Google 表單或 YouTube 影片,將其拖曳至版面。

•設定貼文排程 (Canva Pro): 作品完成後,點擊右上角的「分享」,選擇「在社群媒體上分享」,連結平台帳號後即可發布或排程。

•建立 QR 代碼: 可在元素中搜尋「QR 代碼」進行設計。

•使用圖表: Canva 與 Google 試算表應用做圖表。也可在簡報中應用圖表。

•使用模型 (Mockups): 可在範本中搜尋 Smartmockups 套用分享 或在元素中搜尋「模型」。

 

5. Canva Pro 功能

•更多高品質範本和素材。付費版的元素是免費版的 15 倍以上。

•背景移除工具。

•品牌工具組 (Logo、顏色、字型管理)。

•上傳自訂字型。

•調整設計尺寸。

•下載透明背景的 PNG 檔案。

•CMYK 色彩模式下載,適用於印刷。

•壓縮檔案大小。

•團隊功能,方便多人協作。一個人申請可以分享五個帳號。

•無限資料夾整理作品。

•排程社群媒體貼文。

•網站深入分析功能。

•AI 設計工具 (魔術設計、魔術簡報、文字生成圖像等)。

•更大的雲端儲存空間。提供 100 GB 的雲端容量。

•升級 Canva Pro 的理由包含趕上進度、與時俱進、節省時間成本、做自己的網站、涵蓋去背軟體、螢幕錄製、剪輯軟體等功能。

•Canva Create 大型發表會帶來的新功能。

 

6. Canva 應用

•社群媒體內容 (貼文、封面、限時動態等)。

•簡報。

•文件 (報告、學習單、電子書等)。用 Canva 做線上版電子說明書,做說明書目錄。

•海報和傳單。

•Logo 設計。專為非設計人員打造,只需簡單拖放物件,就能輕鬆完成質感 Logo。

•名片。Canva|碰卡電子名片製作及應用,Canva|設計電子名片Poncard碰卡實品。

•邀請卡。

•履歷表。

•電子書封面。

•網站設計。用 Canva 做 Blogger 網頁。

•個人連結頁面 (Linktree)。

•教育素材 (簡報、學習單等)。

 

7. Canva 團隊協作

•分享設計與範本,可設定編輯或檢視權限。

•使用 Canva 團隊版 進行多人協作,團隊內的成員可以自由擴充。

•可設定管理員和成員權限。企業管理者也可以同時現掌握所有專案進度、管理和組織團隊,進行工作的分配和調動。

 

8. Canva 常見問題

•Canva 素材是否可商用? 在 Canva 製作的作品可以商用喔!除非是在完全沒有逕行任何修改的情況下直接下載使用範本、圖片等等。創作出來的作品必須要經過「設計修改過」,才能進行商業使用及販售。

•忘記密碼怎麼辦? 可在「登入與安全性」頁面進行「密碼重設」。

•如何升級 Canva Pro? 在首頁左上方點選「價格」,選擇方案並付款。

•Canva Pro 元素有浮水印? 免費版使用 Pro 元素會有浮水印。

•作品不見了? 可能自己誤刪 (30 天以內可以在垃圾桶找回)、被共享者刪除、存放在其他帳號 或團隊帳號中。

•Canva 是否有教育版或非營利組織優惠? 有,這兩種方案都要向官方聯繫申請,經過資格認證,才可以免費使用。

•免費版和 Pro 版的主要差異? Pro 版提供更多素材、進階功能、雲端空間等。「我建議做一點小投資升級成 Pro 版本,就能解鎖所有的圖片囉」。

•為什麼需要升級 Canva Pro? 節省時間、使用更多資源、提升設計專業度等。

 

9. 完美簡報小技巧 (適用於 Canva 簡報)

•明確的目標:確定您的簡報目的和想要傳達的訊息。

•精簡內容:簡報不應該是文字堆砌,要注意精簡內容,用簡潔的文字和關鍵信息來表達主題。文字在「精」,不在多。

•視覺吸引力:使用吸引人的視覺元素,如高品質圖片、吸睛的配色和簡約而美觀的字體,讓簡報看起來更吸引人。

•一致的風格:確保整個簡報保持一致的風格和佈局,這將增強簡報的專業性。

•重點突顯:用粗體、色彩等方式突顯重點,讓觀眾更容易理解和記憶重要信息。

•引人入勝的開場:用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引用或問題開始簡報。

•清晰的結構:簡報要有清晰的結構,例如引言、主體內容和結論,這樣觀眾更容易跟上您的思路。

•適度使用動畫效果:適度使用動畫效果可以增加簡報的互動性,但不要過度使用,以免分散觀眾注意力。

•實際示範:如果可能的話,用實際示範、圖表和圖像來展示您的內容,這樣更能引起觀眾的共鳴。

•充分練習:在簡報前進行多次演練,熟悉內容和流程,並適應不同的觀眾反應。

•鼓勵互動:鼓勵觀眾提問和互動,這將讓簡報更加生動有趣,也能解答觀眾的疑問。

•設立問答時間:在結束前預留問答時間,這有助於加強簡報的互動性和參與感。

 

 

Canva課程講義

文章標籤

志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鞭笞柱whipping post)是什麼?

鞭笞柱是一種歷史上用來執行體罰(鞭打)的裝置,通常是一根豎立的柱子或木樁,用來將犯人綁在上面進行鞭刑。這是一種公開處罰的方式,目的是羞辱與懲罰犯人,同時警惕旁觀者不要犯同樣的錯誤。

 

歷史背景

鞭笞柱常見於歐洲中世紀英國殖民地時期的美國,甚至某些亞洲地區也有類似的處罰形式。

使用場所多為市集、廣場或法院前,藉由公眾觀賞達到「懲一儆百」的社會效果。

罪行可能包括:偷竊、通姦、誹謗、違反宗教戒律等


 

鞭笞柱的樣貌

通常為堅固的木柱,上方可能有金屬環或繩索,用來綁住犯人的雙手。

有時會與腳架(stocks)公開刑具搭配使用。

 

鞭笞的執行方式

  • 罪犯會被半裸或裸上身,雙手被固定在柱子上。
  • 行刑者使用皮鞭、繩索或藤條對其背部或臀部進行鞭打。
  • 鞭打次數由法官判定,視罪行輕重不一。

 

 

延伸意涵

在現代語言或文學中,「whipping post」有時會被用作象徵壓迫、痛苦或情緒上的折磨

如美國樂團 The Allman Brothers Band 的歌曲《Whipping Post》,就是將情感痛苦比喻為被綁在鞭笞柱上的感覺。

 
文章標籤

志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數位轉型,不只是導入工具,而是重啟企業的思維引擎。

文/丁志文老師|AI行銷培訓講師 × 數位顧問 × 企業教練

過去這幾年,我在各地為企業主、中小企業團隊、教育訓練機構授課,主題從數位行銷、AI工具到組織創新。企業常問志文的一個問題是:「老師,我們已經導入了不少工具,為什麼還是感覺沒有轉型成功?」

這個問題,正是我們進入數位轉型時代最核心的迷思:數位轉型不是科技升級,而是思維模式的重啟。

   

工具導入 ≠ 轉型完成

許多企業誤以為採購ERP系統、使用CRM平台、安排AI客服,就是完成了數位轉型。但事實上,這些只是表象。轉型,真正難的是文化、流程、人才、策略的全面翻轉

當企業把「工具導入」當作終點,就會忽略了:

  • 這些工具是否與團隊現行的工作習慣整合?
  • 員工是否真的學會、樂於使用?
  • 領導者是否能從「管理者」變成「協作者」?

志文常強調,數位工具是「助力」,不是「主角」。主角始終是人,是企業中的每一個決策者與實踐者。

  

組織若不變,工具就只是加速失敗

志文在一次對傳產企業的輔導中,發現他們雖然已經導入雲端報表工具,但主管仍堅持「紙本簽核」,員工只會在簡報中展示數據,卻無法從中提出洞察。這讓我明白一件事:沒有數位心態,再多數位工具也只是裝飾品。

數位轉型要成功,組織必須具備幾個條件:

  • 領導者願意冒險與嘗試(不是只有下令)
  • 團隊擁有持續學習的文化
  • 有明確的數位策略與階段目標
  • 能培養跨部門的協作與數據素養

這些都不是買軟體就能解決的,而是經營者的態度與全體員工的心態決定的。

 

  

AI來了,我們的價值是什麼?

2023年起,ChatGPT橫空出世,開啟了「生成式AI」的風潮。許多企業開始好奇,甚至焦慮:「會不會有一天AI取代我們的工作?」

志文說:AI不會取代人,但會取代不懂用AI的人。

AI是一面鏡子,反映出人與工作的關係。過去我們以為重複、精準、快速是競爭優勢,但這些正好是AI擅長的。那人類還剩什麼?答案是:

  • 判斷力:AI給你選項,人類決定方向。
  • 創造力:AI能模仿,創新來自人的洞察。
  • 同理心與溝通力:尤其在管理、銷售與教學中,更顯重要。

數位轉型的目的,不是讓人「變機器」,而是讓人透過機器「更像人」,發揮人的價值。

  

 

數位轉型的四個關鍵提問

志文常請企業團隊自問這四個問題,作為數位轉型

1.我們真正的痛點是什麼?

  不是「沒工具」,而是「流程卡住」「決策慢」「客戶流失」。

2.目前的數位資源盤點為何?

  包含已有的軟體、人員能力、數據來源。

3.有沒有一個清楚的數位願景?

  是希望提高營收?減少成本?強化顧客體驗?

4.領導團隊是否有轉型的共識?

  不只是總經理的夢,而是部門主管也願意共同前進。 

   

 

志文老師:轉型,不是一場戰役,而是一段旅程。

數位轉型從來不是一次性的專案,而是一場持續的組織學習旅程。我們不可能今天上完一堂AI課程,明天就能轉型成功。但只要我們每天學一點、改一點、動一點,累積三個月、六個月、一年,你會發現:企業已悄然不一樣。

志文相信:數位轉型真正的關鍵,不在工具,而在人心。而每一位願意主動學習、擁抱改變的你,就是企業最重要的數位資產。

 

數位轉型blog.jpg

文章標籤

志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大事,要「靜」:遇到大事,先冷靜下來,深思熟慮後再行動。靜心謀劃,問題自然能迎刃而解。
2️⃣ 爛事,要「離」:對於不值得的事情,要果斷遠離。當斷不斷,反而會讓自己陷入混亂,遠離爛事就是遠離深淵。
3️⃣ 順事,要「斂」:順境時更要保持謙虛低調。記住,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內斂才能讓你走得更穩、更遠。
4️⃣ 謀事,看對象:需要謀劃事情時,找手頭寬裕的人;執行事情時,則找手頭拮据的人,他們往往更有行動力。
5️⃣ 成大事,要善借力:想成就大事,必須懂得經營人際關係,借助他人的力量,才能成就自己的目標!
✨ 人生路上,智慧做人,踏實做事,才能走得更遠!

做人做事

 

文章標籤

志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